2018年,刘传建机长凭借勇敢的表现,成功挽救了128名乘客的生命,他因此获得了四川航空500万元的奖励。然而,出人意料的是,他的妻子在接受采访时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喜悦,相反,她哽咽着说:“谁稀罕他当英雄……”这简单的一句话,表达了她内心深处对丈夫深深的牵挂与不舍。
刘传建,1972年出生于重庆一个贫苦的农家。尽管家里并不富裕,父母始终坚持要送他上学,希望他能够改变命运,成就一番事业。刘传建也深知父母的苦心,决心不辜负他们的期望,从小努力学习,成绩始终名列前茅。1987年,他如愿考上了重点中学,全家都为此高兴不已,但随之而来的是学费的问题。家里并没有那么多钱来支付学费,刘传建也曾想过放弃,去一所学费较为便宜的普通学校。但他的父亲坚决反对,拍板决定:“那怎么行,好不容易考上了,再困难也得去。”为了让儿子继续上学,父亲卖掉了家里唯一的老黄牛,并向亲戚朋友借钱,终于凑够了学费。
展开剩余76%这也是刘传建第一次离开了家乡,来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。这里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,学习成绩也都非常优秀,初到这里的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理落差。这个落差的冲击,让他在第一次高考中发挥失常,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。相反,他开始更加认真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。小时候,他常常梦想着飞上天空,尤其是他痴迷的风筝,甚至有次想绑着自己飞起来,母亲笑着安慰他:“你只要好好学习,将来就能当飞行员,飞上天。”从那时起,飞行员的梦想便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,1991年,刘传建终于考入了空军第二飞行学院,迈出了成为飞行员的第一步。成为飞行员的路并不轻松,飞行员的淘汰率极高。尽管他并不是最聪明的,但他非常努力。在别人休息的时候,他依然坚持锻炼体能,恶补飞行专业知识,随身携带一本小本子,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下来,查资料、请教教官,直到搞懂为止。这样的坚持最终为他带来了回报。1995年,他第一次单飞高教机,但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险情:飞机的起落架无法放下。幸运的是,他保持了冷静,在塔台的指引下成功迫降,顺利化解了这次危机。此时,他深刻意识到,作为飞行员,除了过硬的技术,冷静的心态同样至关重要。
2006年,刘传建加入了四川航空,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,仅用两年时间便顺利晋升为机长。2018年5月14日,刘传建驾驶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起飞,原本一切正常,但不到10分钟,驾驶舱传来一声异响,他转头一看,眼前的挡风玻璃竟然出现了一道清晰的裂纹,飞机玻璃竟然破裂。接下来的情况变得更加危险,飞机面临驾驶舱失压、低温入侵等诸多挑战。
尽管情况危急,刘传建强迫自己保持冷静,他立即联系空管请求返航。就在话音未落时,挡风玻璃猛然炸裂,冰冷的寒风与失压气流瞬间涌入机舱,导致与地面的通讯中断,飞机也开始剧烈摇晃。乘客们纷纷尖叫,哭喊声此起彼伏。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,刘传建的双手已经因为极寒天气而几乎失去知觉,但他依然死死抓住操纵杆,与下落的飞机顽强搏斗。
而这时,副驾驶徐瑞辰由于剧烈的气流被撞上操纵杆,飞机失控,以每分钟3000米的速度急速下坠。刘传建的心跳剧烈加速,他知道,飞机上有超过100条生命,他必须尽全力拯救大家。尽管身体已经接近极限,呼吸困难,但他依然顽强地将操纵杆恢复到正常位置,努力减速。随着飞机速度的降低,机舱内的气流冲击稍有缓解,但危机仍未解除,飞机偏离了航道,导航和通讯设备大部分失灵。
与此同时,机组人员展现了惊人的专业素养,乘务员们没有慌乱,一边安抚乘客,一边帮助大家戴上氧气面罩。第二机长梁鹏艰难地赶到驾驶舱,三人合力,终于将飞机成功驶离了危险的青藏高原山区。地面空管收到求救信号后,立刻准备好了跑道。然而,飞机的放油系统出现故障,导致机身超重半吨,即便降落也充满危险,但此刻除了降落别无选择。
凭借对飞机性能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的飞行经验,刘传建凭借一己之力操控着这架受损严重的飞机,成功地将其稳稳降落。飞机一着陆,机舱内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,万分感激这位机长的英勇与冷静。那34分钟的飞行,成为了刘传建人生中最为惊险的半小时,也是他为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保驾护航的伟大时刻。
在民航界,刘传建因此获得了500万元的奖励,并被评为“感动中国十大人物”之一,大家尊敬地称他为“英雄机长”。然而,在所有人都在称赞他的英雄事迹时,他的妻子邹函在接受采访时却哽咽着说:“谁稀罕他当英雄,希望民航以后再也没有英雄。”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丈夫深深的爱与无尽的牵挂。作为家人,她只希望丈夫能够平安归来,而不是冒着生命危险成为“英雄”。
刘传建机长的事迹令人感动,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与致敬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免费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